總網頁瀏覽量

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

《呼吸鞦韆》 一本政治紀實文學不可忽視的作品


    荷塔.慕勒(Herta Muller--2009諾貝爾文學獎得主。生於1953年,是一位德裔羅馬尼亞人。自1987年起定居德國。慕勒曾經生活在羅馬尼亞的專制政體下,屬於講德語的「少數民族」。她的作品經常帶有政治色彩,生動地描寫人的日常生活如何受到專制政治的影響和控制.她詩性的文字實驗也備受推崇。《呼吸鞦韆》是她發表於2009年,也就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同年的作品。繁體中文版將於8月底由時報出版。
    《呼吸鞦韆》描寫二戰後194549年蘇聯勞改營裡一群德裔羅馬尼亞人的故事。當時二戰雖已結束,不過由於二戰時羅馬尼亞一度是納粹德國的同盟國,卻在戰爭結束前突然改變立場,投向蘇聯,於是在1945年初蘇聯便將八萬德裔羅馬尼亞人強制送往蘇聯勞役營做為懲罰。勞役營的的工作多半是基礎建設,不過集中管理和高壓統治卻令人窒息。《呼吸鞦韆》以平淡文字紀錄勞役營中日常的生活記事。看似每日上下班的單純生活,透露出來的卻是考驗人性極限的驚悚控訴。從每餐少到不能再少的食物配量,到無法維持生命的衛生水準,勞役營自有一套變通的生命法則,卻是與外界截然不同的運作模式。故事在最後,男主角終於從勞役營釋放,回到家鄉。不過他卻無法適應正常生活了,而他的決定,就像電影《刺激1995》中得以假釋出獄的罪犯們,選擇了放逐自己的生活。
    《呼吸鞦韆》的創作來源,與作者荷塔.慕勒的自身經歷有關。在1945年被強制到蘇聯勞役營服役的羅馬尼亞籍德國人中,慕勒的母親就是其中一位。這裏面也包含17歲的羅馬尼亞裔詩人奧斯卡.帕斯提歐爾(Oskar Pastior 1927-2006)。慕勒的母親在極度的心理創傷下,絕口不談勞改營的事。被問急了會說不記得了……。所有其他村裡生還返鄉的人亦然。這段經歷籠罩著慕勒成長的村落。帕斯提歐爾卻是能夠描繪記憶。慕勒在一直想瞭解母親,並且想解開少年時期的納悶的情況下認識了帕斯提歐爾。
    《呼吸鞦韆》的主角李歐就是奧斯卡‧帕斯提歐爾。他在羅馬尼亞被徵集,遣送到烏克蘭,做了五年的勞役,1950年重回家園。帕斯提歐爾同意慕勒寫他的勞改營故事,也答應全力協助她。他們獲得羅貝特‧伯許基金會的贊助,2004年前往烏克蘭,造訪當年勞改營的舊址。《呼吸鞦韆》由帕斯提歐爾口述當年的生活片斷和人物;並且也親自撰寫,提供手稿。2005年兩人決定以共同作者的方式寫這本書。合作進行當中,帕斯提歐爾於2006年過世。經過年餘傷痛,慕勒最後於20093月把作品完成,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。
荷塔.慕勒平時喜歡使用拼貼詩來鍛鍊自己的寫作。方式是剪下報章雜誌中等印刷品的文字,貼在明信片或剪貼簿上,組成新的作品。她自己更喜歡廣告文案中的詞彙,因為這些詞彙特別有創意。在這樣的剪貼過程中,成就了荷塔.慕勒作品中詩性的語言特色。如同中文藻外語學院德國語文系副教授張守慧老師評論荷塔.慕勒:「慕勒作品的特色在於簡潔的語言,大量運用充滿詩意的語言、隱喻及象徵等寫作技巧。作品中的文字不僅透露著詩性,同時也細緻入微的描述和刻劃日常生活。」
    《呼吸鞦韆》由吳克希先生翻譯,胡昌智先生審校。並獲得輔大德文系劉惠安老師,文藻外語學院副教務長暨歐盟園區執行長張守慧老師推薦。2011年中,作家蔡素芬與詩人鴻鴻更應「台德文學交流計畫」到德國參訪期間,在台北歌德學院的牽線下,兩人與荷塔.慕勒進行午茶對話。整場對話訪談由《呼吸鞦韆》審稿胡昌志先生紀錄,刊載於20118月號《聯合文學》中。文壇與學術界對本書詩性與文性共同給予高度評價。是一部政治記實文學不可忽視的作品。
更多的《呼吸鞦韆》介紹可上本書網頁瀏覽,並歡迎轉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